6月6日,一名记者在新闻中心问询台咨询无线上网方式。当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正式开放。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2500记者提交采访注册申请;峰会没有新建场馆,新闻中心是租的
?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明天开幕,记者昨日在峰会新闻中心了解到,峰会新闻中心6日启用以来,已经有1180人次的国内外记者进入新闻中心。
峰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刘禹同介绍,峰会总共有2500名记者提交了注册申请,新闻中心完全可以同时为这些记者提供服务,在他看来,本次峰会的新闻中心是“功能最齐全、最人性化的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可供5000人同时上网
据介绍,新闻中心场馆一层、二层和场馆外侧分别设置了14个功能区域,场馆内无缝覆盖高速网络。
刘禹同说,在公共工作区,共有600台电脑,其中300台可以中文、英语、俄语三语登录?!耙晃欢砺匏辜钦叻⑾只箍梢灾苯邮褂枚碛锏锹?,感觉非常方便?!?/p>
据了解,新闻中心全馆都覆盖了专网WIFI,并配备4个万兆的专网带宽,按照新闻中心峰值时会有5000人在线的网络需求,平均下来每个人最低也有8兆网速。
此外,新闻中心还采用了智能天线,如果发现某一个区域用户集中,会自动优先配置网络。当夜间用户减少时,智能天线也会自动降低发射功率,减少能耗和功耗。
峰会会议场馆将上演灯光焰火表演
一楼的媒体公共工作区,还设有一块3米×17米的高清全彩LED大屏及若干液晶信息屏。新闻发布会和场外采访安排等各种信息都将在屏幕上发布,峰会开幕后,这些信息屏还将即时播放峰会进行时的公共信号画面。
此外,新闻中心还配有三个新闻发布厅,其中A厅可以容纳270人,B厅可以容纳100人,C厅可以容纳50人。今天下午就将有三场新闻发布会。
14时,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局长廖进荣将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合组织国家安全合作成果;15时30分,山东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魏华祥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合作情况;17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司司长薛亚平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合框架下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情况。据他介绍,外方代表团可能也会有提交发布会的申请。
据了解,9日晚,在峰会会议场馆将上演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有朋自远方来》,迎接出席峰会的各国嘉宾。艺术表演的总导演是张艺谋,总制作人是一级舞美灯光设计沙晓岚。
■ 亮点
1 搭建功能区半天可拆完
据峰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刘禹同介绍,按照节俭办会的要求,此次峰会没有新建场馆,新闻中心是租的,此前是海尔的全球创新模式研究中心?!敖ㄖ蔷傻?,我们进行了适应性改造,最大可能地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花销。至于新闻工作区的办公用具都是租的?!?/p>
新闻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新闻中心场馆一层、二层和场馆外侧分别设置14个功能区。
“这些功能区,有的就是原来建筑本身就有的,比如茶歇区?;褂腥鲂挛欧⒉继?,格局都没有变?!绷跤硗?,“即使格局改变的、需要临时搭建的功能区,我们也使用了环保材料?!?/p>
据他介绍,使用的材料是可快速拆卸、循环使用的环保隔断,均按场馆需求定制生产,在车间完成精密加工,到现场快速拼装,不产生任何灰尘、有毒有害气体及废弃物等。
“这种材料没有味道,可以拆卸,专家说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最快半天可以拆卸完毕。峰会结束后,我们打算在3到7天内拆卸完成,并将这些材料封存,以后还可以再利用?!绷跤硗?。
新闻中心还有很多青岛元素设计,比如青岛啤酒设立展示区,每晚6时到8时可免费品尝?!鞍滋旃ぷ魇奔涫遣豢诺?,并且限量供应,让记者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青岛啤酒?!绷跤硗樯?。
2 机器人志愿者端茶送水
记者在新闻中心大厅看到,除了随处可见的志愿者外,还有一些萌萌的机器人在提供服务。
据现场工作人员张学浩介绍,共有四款机器人在新闻中心主场馆服务,包括迎宾机器人、安防机器人、送货机器人和咨询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可识别中、英、俄三种语言。
机器人的唤醒方式也很有青岛味,要喊一声“哇欧”,像黄渤的口头禅。
“哇欧,今天青岛的天气如何?”“哇欧,放首歌、跳支舞吧?!钡庇腥朔⒊稣庋闹噶詈?迎宾机器人就会给出答案,还会一边播放歌曲一边跳舞。
送货机器人的外形像一个圆桶,并且真是大肚能容,肚子里装着水和一些会议资料。张学浩向记者进行了演示,“我口渴了,能送瓶水过来吗?”接收到指令后,这款机器人缓缓来到张学浩面前,“肚子”上的舱门自动打开,张学浩从里面拿出一瓶水后,舱门随后又缓缓关闭。
安防机器人则被要求24小时在场馆内巡逻。它配有一个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并且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一直在场馆内来回穿梭,将遇到的情况拍摄下来?!罢饪罨魅顺涞?小时,可以跑8个小时,可以代替3个安保人员?!闭叛Ш扑?。
■ 特写
志愿者被称“小浪花” 两万人选拔十里挑一
在新闻中心,志愿者是一道风景。
因为上合国家很多是俄语国家,所以俄语志愿者成了必不可少的配置。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语专业读研一的孙芮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因为在青岛开设俄语专业的只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青岛科技大学,所以他们专业的12名研究生都被招募为了志愿者,本科加研究生一共来了30多人。
据介绍,青岛从今年1月正式启动志愿者招募工作,面向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等10所驻青高校定向招募,在报名的两万余人中选拔出了约2000名会议志愿者。他们的服装蓝白相间,采用灵动的海浪线条为主元素,因此志愿者也有“小浪花”之称。
6月1日,志愿者正式上岗,为参会嘉宾、媒体等提供抵离、翻译、媒体服务、城市运行等全方位、精细化的志愿服务。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周到贴心,青岛还根据志愿者的个人专业、特长和意愿进行了分组。在新闻中心,就有300多名志愿者。
“我们6月1日起来到新闻中心熟悉环境,6日之前都是早上7点就要到岗。我的学校在黄岛,离新闻中心距离较远,所以每天5点就要起床,5点半从学校坐上班车出发了?!彼镘撬?,她的工作是处理中外记者发来的问询邮件和接听咨询电话,每天处理上百封邮件。
她讲了工作中的一个插曲,此次峰会提供了场外采访线路,但很多时间重合,只能选一个。一名哈萨克斯坦的记者,第一次交来的报名表,选了很多个。她发现后和那名记者多次沟通,解决了这个问题?!澳敲钦咦詈笱×巳ザ敌≌??!彼镘撬?。
孙芮本科也曾参与过一些国际论坛、会议志愿服务,青岛大学法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孙铭瑶则完全是志愿服务的新手。
今年3月开始,志愿者进行了礼仪素质、身体素质、外语能力的专业化培训,让孙芮和孙铭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身体素质培训。作为志愿者,他们接受了两天的体能训练,这也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峰会期间高强度的工作。(记者李玉坤 黄钟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