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6月22日电(记者孙丽萍)日前,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一篇课文里的“外婆”被改成“姥姥”,引起舆论关注。
“外婆”属于南方,“姥姥”属于北方?“外婆”“姥姥”是否代表南北方言之争?记者为此致电知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兑慕雷帧纷鼙嗷瓢簿付约钦弑硎?,经讨论,语言文字学者普遍认为“外婆”和“姥姥”都已属于通用语范畴,两者都不再是方言。
汉语冷知识:“外婆”的历史比“姥姥”长
据介绍,从汉语衍变的历史来看,“外婆”一词的出现早于“姥姥”。
查阅文献,“外婆”在唐代就出现了。唐代总章元年(668)道世( ?—683)所著《法苑珠林》卷七一:“我是汝外婆,本为汝家贫?!逼渲械摹巴馄拧奔赐庾婺?。后来,“外婆”一直在文献中出现。如《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舍下就在这前街上住,因当初在浦口外婆家长的,所以小名就叫作浦郎?!?/p>
“姥姥”的出现很可能是在明代。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记录:“外甥称母之父曰老爷,母之母曰姥姥?!焙笫?,“姥姥”也一直在文献中出现?!抖⑿鄞返诙鼐托吹溃骸耙恢惫茏肮苄?,到姑娘抱了娃娃,他作了姥姥?!?/p>
“外婆”“姥姥”都非方言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都为数众多。因此,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
“外婆和姥姥,最初可能都来自方言甚至是外族语言,但它们早就进入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变成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被瓢簿杆?。
在人们印象中,南方人普遍爱叫“外婆”,而北方人喜欢称呼“姥姥”。但学者指出,“外婆”“姥姥”的使用并不以地域为界。例如,身为北京满族正红旗人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曾在《我的母亲》一文里两者并用:“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p>
普通话不断吸收方言 汉语才能“与时俱进”
语言文字专家还指出,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上,“与时俱进”是一种常态。普通话不断吸收方言的有用成分,普通话的许多成分都来自方言。而方言一旦进入普通话系统,就变成了普通话的一员,不宜再视其为方言。
“据学者研究,在先秦时期‘猪’可能是方言,后世‘猪’已成为通用语。再如,爸、妈在先秦叫‘父’‘母’。而‘爸’大概在三国时才出现,‘妈’大概在宋代才出现?!帧琛蚴抢醋苑窖?,或是来自外民族语言。不过,现在肯定没有任何人会把‘爸’‘妈’当作方言?!被瓢簿阜治鏊?。
语言学家同时指出,方言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地域文化符号,在作品尤其是文艺作品中有特殊的表达作用。所以,对于方言,人们也应该给予尊重和?;?。
-
新华时评:“姥姥”还是“外婆”?在情感与规范间寻找平衡
语言是有感情的,人是有情感的。规范语言文字,当考虑大众情感。2018-06-22 16:52:32
-
“外婆”改成“姥姥”,编改教材不必这么刻意
我们今天学习普通话,就是在学习各地的方言。学习普通话,课本中的方言不仅无害,而且有益。2018-06-22 08:29:55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