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村,村民王彩霞在杀虎口村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内整理当地特产(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新华社太原10月31日电?题:背靠“大树”好脱贫——山西右玉县的绿色脱贫路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
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有一个只有10多万人的小县——右玉。近70年来,这里的人们从栽种一棵棵小老杨开始,慢慢把“不毛之地”绿化成“塞上绿洲”。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靠着一辈辈种树改良的土壤和改善的环境,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当地发展药材产业、兴建旅游项目,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路。
一棵棵药材:好土种出“摇钱树”
深秋塞北,天高云淡。驱车走在山西省右玉县,木成行、林成片,把这个塞北小县装点得分外美丽。
黄家窑村附近的山坡上,村集体的大型拖拉机正在给村民张明宽收获中药材板蓝根。风吹得人都有点站不住,老张跟在拖拉机后面,躬着腰拔板蓝根?!跋乩镉泄景春贤展?,一斤三块五,收到家里,钱就算是到手了?!崩险琶Φ猛芬膊惶?。
2016年黄家窑村种植板蓝根后,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主任周孝算了一笔账,仅板蓝根一项,2016年他和老伴收入5000多元,2017年7000多元,今年种得多,收入一万三四千元没问题。
右玉县以前是不毛之地,“种树比养孩子都难”。新中国成立之初,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认准了植树,接下来的近70年里,当地干部带领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当地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右玉县土壤肥力足,成了种药材的好地方。村民张建平掰断一截板蓝根,指给记者看:“中间的芯是黄色的,上好的品相。收购公司的人说地里肥力足,才能种出好板蓝根?!?/p>
黄家窑村第一书记杨世新说,全村300多亩板蓝根,平均每亩收入1000多元,村子在2016年率先脱贫。
积数十年绿化植被、厚植沃土之力,现在,右玉县全力发展以板蓝根、党参、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全县培育3个发展潜力大的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建设20个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发展3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10亿元中药材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
一个个小院:家里住进“财神”来
几十年植树造林后,如今的右玉风景如画。
“这些年种树讲究搭配,针叶林阔叶林搭配,乔木灌木搭配,落叶林与常绿林搭配?!庇矣裣刂彩鞔蠡Ю钤粕?,黄色的金叶榆、绿色的樟子松、红色的红瑞木等,把山坡染成了一幅五颜六色的画。
美景带来了人气。近年来,右玉成为中央美院、中国油画院等十几所院校的挂牌写生基地,也成了一对对情侣拍婚纱照的理想取景地。
人气旺,旅游兴,一个个颇具晋北特色的农家小院迎来了大批“财神”。今年5月,马营河村的朱美利把自家小院装修成农家乐?!耙坏街苣┤司屠戳?,半年多挣了上万元,还不耽误平时下地干活?!闭馕?0多岁的汉子笑着说,“这钱挣得舒心?!?/p>
马营河村支部书记朱义介绍说,今年村里举办了多场传统民俗活动,夏天就有内蒙古、山西等地的游客1.4万人,直接为村民增加收入15万元。
旅游景点杀虎口村的收入更高。杀虎口村包村干部王彩霞说,今年旅游总收入能达到七八十万元?!肮旖谄诩溆慰痛锏绞蛉?,村民李四红家卖面皮,7天就挣了4000多元?!?/p>
背靠“大树”好脱贫:闯出一条绿色脱贫路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近70年沧海桑田,滴滴汗水浇灌出来的“右玉精神”,如松柏一样常青。当地人在与风沙的搏斗中,闯出一条绿色脱贫路。
右玉县退休干部赵润虎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党员干部带领勤劳简朴、能吃苦的右玉人民,一张铁锹一把锄头,经过近70年的努力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生态奇迹,孕育了“右玉精神”。这也是当下脱贫的精神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9月,右玉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目前,右玉县林木覆盖率达到54%,树种从过去的区区几种变成30多种,药用植物达到45种,野生动物50多种。
2017年春天,右玉县从北京引进沙棘新品种大果沙棘,在全县推广4万亩。退居二线的右玉县林业站原站长赵守忠,把记者带到一片矮小的灌木丛中。他说:“这是右玉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经济作物。这种沙棘三四年后就能挂果,附近的村民都会受益?!?/p>
赵守忠说,背靠“大树”好脱贫,既靠着父辈们种下的树,更靠着党的好政策,右玉这个曾经被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批准右玉县退出贫困县。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