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题:治水·护水·兴水——绿色发展之“水”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水,是绿色之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的关键。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以“水”为笔绘就美丽生态画卷,是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的涅槃。眼下,不少地方走出了一条人水和谐之路,美了家园、活了资源、富了百姓。
这是10月28日拍摄的治理后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瓦口洋流域。新华社记者 李芒茫 摄
治水:为找回“遗失的美好”
初冬时节,位于福建南平延平区炉下镇瓦口村的瓦口洋温暖如春。垂钓者聚集于此,青山如黛,白鹭翩飞……“20多年前的场景回来了!”瓦口村村民岑国祥激动地说。
延平区是南平市生猪养殖“大户”,瓦口村又是延平区生猪养殖的发源地。经过20多年发展,瓦口洋上游及周边有超过千家养猪场,曾经绿水盈盈的库湾一度变得水黑如墨。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不仅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环保事业,也是加快闽北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南平市委书记袁毅说,在延平退养生猪无异于“自断筋骨”,必须综合施策。
去年2月,延平区启动铁腕治污,同时为生猪退养户找好出路。仅仅3个多月,延平区拆除4469家养猪场,瓦口洋周边养殖场全部拆除关闭,污染源被铲除,水质大大改善,碧波重现。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工业污染治理也刻不容缓。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条污水沟,腥臭味刺鼻,现在空气变清新了?!焙颖毙郯残虑残孪匚骼缘泶?0岁的季宝生说起唐河污水库发生的变化充满感慨。
20世纪70年代,白洋淀水域污染日趋严重,保定市为截留排入白洋淀的工业污水,修建了唐河污水库。唐河污水库库尾距离白洋淀仅2.5千米,对其水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今年5月,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敝泄郯布派ㄉ柰蹲视邢薰鞠钅扛涸鹑怂担魑虑肪持卫硪缓殴こ?,整治成效不断显现。
两岸树木林立,河道宽阔平整,不少游人前来参观。昔日的污水沟,如今已成旅游景点。
贵州省赤水市党员义务巡河队员在清理赤水河畔的杂物(10月24日摄)。新华社发(杨文斌 摄)
护水:为让每滴水都清甜
走进贵州省仁怀市五马镇,五马河两岸青山映碧水,绿水绕人家,黛瓦白墙的黔北民居临水而建,恬静淡雅。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个乡镇小造纸厂林立,生态环境一度恶化。经过治理,如今水质持续稳定在二类标准的五马河,已成为仁怀市境内?;ぷ詈玫暮恿髦?。
“有水更需爱水?!碧傅轿迓砗拥闹时洌迓碚蚋闭虺し虢鹞锌级?。
去年5月,五马镇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成立,如今这一民间组织已有会员近500人。“会员们都是护河‘狂人’,没有一分工资,却很卖力?!毖卜蓝佣映ぱ袅颐捅闶腔ず印翱袢恕敝弧W蠖σ坏莱こさ陌毯?,提醒着我们他曾遭遇的险情。
“缝了十几针?!被匾淦鹆璩?点与违法电鱼人员的那场搏斗,阳烈猛仍心有余悸?!跋ρ粑飨率保吹接愦铀锾鹄?,在阳光照耀下特别动人,一切都值了?!?/p>
守护碧波绿水,民间在行动,司法的屏障也在不断筑牢。
位于贵州省清镇市郊的红枫湖,枫叶似火、湖水轻柔,如画美景令人陶醉。红枫湖作为饮用水源地,滋养着数百万贵阳市民,如今取水口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然而十多年前,整个湖面发生蓝藻,水质急剧恶化。
为了不让“水缸”变“染缸”,2007年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在红枫湖畔揭牌。当年12月,这个环保法庭便把“第一把火”烧向了红枫湖上游的排放元凶——贵州天峰化工,使红枫湖的污染源头彻底清除。
“司法力量的强势介入,就像一双‘铁拳’,震慑力大大提升?!鼻逭蚴腥嗣穹ㄔ夯肪匙试瓷笈型ジ蓖コち鹾S⑺?,11年间,我们见证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行为更加“绿色”。
这是10月28日拍摄的福建省南平市闽江沿岸夜景。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兴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入夜时分,流光错落洒在延平湖畔,水光湖影中倒映万家灯火。
作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南平水资源在全国设区市中名列前茅。因水而兴,是福建南平建设“水美城市”的新内涵。
“水污则留污纳垢,水清则流金淌银?!蹦掀绞醒悠角榧呛蚊餍撬担悠角⒆闵攀?,以水为脉,让河流、岸线、景观、道路与城市设施自然衔接、融为一体,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也满足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延平区小水门公园,记者见到了正在散步的张阿姨?!罢饫镌仁且蛔缮俺。廴净肪?,破坏河岸?!闭虐⒁趟担缃裥∷殴俺闪四掀健八莱鞘小笔痉抖危故鞘忻裥菹械暮萌ゴ?。
有水更要用好水。在贵州,水是脱贫利器,更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法宝。
地处赤水市大瀑布4A级景区核心区的黎明村,曾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展村集体漂流项目、乡村旅游等,去年村集体经济达到350万元、固定资产1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去年我们给222户村民每户分红300元,对7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黎明村村支书王廷科自豪地说。
铁腕治水、用情护水、实干兴水……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华大地上上演,谱写出一幅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壮美蓝图。(记者谭谟晓、李惊亚、林凯、高博、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