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大漠中,一顶帐篷守岁五年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5日电(记者顾煜、宿传义)大年三十下午,韩飞熄灭摩托车,摘下头盔,解下护甲,与父亲钻进沙丘顶上的帐篷,开始准备年夜饭。这是父子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连续度过的第五个除夕夜。
今年28岁的韩飞是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的一名查线工。作为寻找油气的重要一环,他每天要骑着摩托车,在有着“死亡之?!敝频乃死旮缮衬醒膊橄呗?,确??碧绞莩┩ú杉?。
韩飞驾驶沙漠摩托到达一个不正常桩号点位进行查线(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几天前,沙漠里降下初雪,行驶在连绵的沙丘间,韩飞这才觉得有了点过年的味道?!敖裉焐衔缁褂蟹排谧饕?,除夕也只能到下午才休息?!?/p>
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多变,沙尘暴多发,只有9月到来年的3月较为平静,这也成了物探工人最好的施工期,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春节必须守在沙漠里,无法与家人团聚。2013年,韩飞随父亲韩付强一起进沙漠探油。穿行在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区,两人要负责排查维护方圆近70平方公里的线路,即使有沙漠摩托车,每天仍要徒步近10公里。
韩飞驾驶沙漠摩托赶往下一个不正常桩号点位(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疾驰在浩瀚的沙海里,沙粒扑面而来,“眼睛、耳朵、鼻子、嘴,只要脸上有洞的地方都有沙子”,可查线回到“家”里,韩飞仍舍不得洗脸,因为水是从40多公里外的塔中拉过来的净化水。
他们的“家”就是搭设在沙丘上的一顶帐篷:不足8平方米,一张用设备箱子拼成的双人床,一个用来取暖做饭的炉灶,一部电台,几床厚厚的被褥,几个锅碗瓢盆。食物、用水都是定期由沙漠车运进来的。以帐篷为家,是因为查线工不同于其他工种,为保证及时巡线,必须散居在沙海中,随着作业区不停搬迁。
韩飞(右)和父亲韩付强匆匆解决午饭(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寒风拉扯着篷布,不停地啪嗒作响。用电台汇报了上午查线情况后,韩飞打算“奢侈”一把,烧半锅热水洗洗头,与父亲一起打电话给家人,“过年了,得收拾干净再给家人拜年?!?/p>
父亲韩付强则默默地准备着年夜饭,一条鱼,一盘藕片,一盆汤面。时间不久,小小的帐篷里弥漫起饭菜的香味。
“等会儿把这些都发给我妈看看?!毕戳送?,韩飞拿出手机拍父亲做饭。
韩付强在帐篷内准备午饭(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手机没有信号,打电话得爬到几公里外的大沙包上?!泵看伟埠谩凹摇?,查线工都要爬到周边的大沙包上,搜寻能打电话的地方。不久前,为了让勘探队员过年能给家里打个电话,2113队从几十公里接了条光缆到营地,可是距离韩飞父子俩的帐篷还是太远,两人打电话还得翻过一个个沙包找4G信号。
在沙丘间艰难地跋涉了近20分钟,手机终于有了反应?!奥?,新年快乐,身体怎么样……”视频接通的那一刻,韩飞瞬间竟有些磕巴。而另一端,母亲仔细端详着儿子和丈夫,说话时努力抑制着眼眶中的泪水。
五年了,又是除夕团圆时,可父子俩只能守在一顶帐篷里。初到沙漠时,韩飞喜欢骑摩托从沙山飞驰而下的感觉,可很快就厌倦了,“太单调了,第一年过了我再不想来了?!辈还?,第二年他还是随父亲进了沙漠,也渐渐习惯了大漠的荒凉和寂寞。
韩飞在茫茫沙海之中寻找桩号点位(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朋友们都劝我换个活儿,但我觉得能为国家找油,挺值!”坐在沙包上,韩飞抓紧时间看了看朋友们发的信息,又下载了部电影,“我的春晚就是这部电影了!”
返程回“家”时,韩飞和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四周一片沉寂,稍远处墨绿色的帐篷依稀可见。夜色渐浓,辞旧迎新的守岁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