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7月4日电 题:古都老街重生记——南京老城南的小康愿景
新华社记者蒋芳、杨丁淼
与小西湖片区一街之隔的老门东已改造一新(7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江南进入梅雨时节。走进南京老城南小西湖片区,老屋清水砖墙、条石台阶,一户人家的灶台就设在进门过道处,向外望,一位老大娘拎着马桶从门口走过……门里门外,氤氲着这座古城的“烟火气”。
景色别致,却是居民生活不便的写照。2017年开始,兼顾古城改造与?;さ男∥骱锔墓こ唐舳?,小规模、渐进式开展“微更新”,居民向往的小康生活正在变为现实。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几名建筑工人在老宅里施工(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小西湖片区是南京22个历史风貌区之一,该片区串接夫子庙与门东历史街区,片区内保留了传统建筑空间格局,街巷宽窄不定、蜿蜒曲折。
70岁的陈鸿荣在堆草巷31号生活了一辈子。院子看着还算宽敞,但三户人家一分,人均居住面积就只有10平方米左右。过道两侧搭个台子就是厨房,几家背对背做饭。糊在墙上的报纸已被熏得发黑,灶台上方的电线乱成一团。
“前几年片区内有房子失火,消防车堵在路口进不来?!背潞枞偎?。年久失修、布局混乱、居住拥挤,是居民们面对的共性问题。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几名建筑工人在工地施工(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一街之隔的“老门东”是热门景点,白天游客摩肩接踵,夜间华灯绽放。但对陈鸿荣这样的老街坊来说,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
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委托南京历史城区?;そㄉ杓鸥涸鹉暇├铣歉脑炀咛骞こ淌凳?。历保集团董事长范宁坦承,“老门东”虽然保留文保、历史建筑和古树古井,也留下了街巷,但采取的还是先搬迁后改造的方式,造成大量原居民未能回迁?!暗搅俗鲂∥骱婊?,我们尤其注重留下生活的‘烟火气’以及原居民的活态传承?!?/p>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一名建筑工人在运送建材(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据了解,小西湖片区改造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更新思路”,让居民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了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自住或租赁,或在片区内整体平移安置。
现在,陈鸿荣家的院子成了“共生院落”——老屋一分为二,一半用于设计规划师的工作室,一半作为生活用房。改造后老陈将拥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告别如厕洗澡不便、液化钢瓶烧饭的生活。
“等改造完成了,我要在过道里放些椅子和茶具,给往来的游客歇歇脚、喝喝茶?!背潞枞傧蚣钦呙杌嫠募苹?。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一位居民走过改造一新的建筑(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据统计,小西湖片区810户居民,50多个院落,没有迁走的居民占一半左右。一边要彻底改造基础设施,一边要尽可能不影响居民生活,把这两件事都做好靠的是“绣花功夫”。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各类工程机械都是适用于窄街小巷的迷你版,燃气、雨污分流、光纤电缆等管网也都铺设到了专门设计的微型管廊之中。施工人员白天开工,到了上下班高峰迅速打扫“战场”,尽量保障居民们出入不受影响。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一名居民走过一栋改造成咖啡屋的居民老宅(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马道街29号被改造成一座临街咖啡屋,整体风格保持历史感又兼具时尚气息,还没开业就有人前来“打卡”。
将这栋两层小楼租赁给历保集团的是屋主李彩风。家族四代人在这里生活成长,95岁的老人对老屋充满了感情。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在附近租房当起了“监工”。当看到房屋结构没有变,外墙青砖也得以保留,家里一件150年的老家具修复后也搬到了咖啡屋中展示,很多细节到位,她才放心下来。
堆草巷居民刘光纪(左)与老伴在“共享院落”里整理花木(7月1日摄)。他们把自家接近100平方米的后院对外开放,成为公共开放空间。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介绍,棚户区改造要兼顾传统风貌区?;?,因此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注重日常生活气息的保留,也要打造生活公共服务、市政配套功能完备的新型社区。
到今年年底,小西湖片区改造将初见成效。到那时,走进蜿蜒的街巷,传统江南民居、社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24小时书屋或许就在下一个转角……老城南的故事将在这里延续,居民的小康愿景也将照进现实。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