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3月9日电(记者王朋、张玉洁)眼下正是外出务工季。在甘肃省天水市龙城广场,463名务工人员乘上赴江苏苏州的大巴。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42岁的张维林感慨万千。
“我以前也是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备仕嗍「使认靥诖镏耙到樯苡邢拊鹑喂揪碚盼秩约堑?,26年前他穿着姐姐淘汰下来的草绿色夹克衫,踏上了开往苏州的火车。
没有招工信息,也没有一技之长,他只得挨家询问建筑工地,20多天后才找到一份杂工?!澳鞘比瞬惶艄ぷ?,只要有活干就很好了?!?/p>
?。保茨甑拇蚬ど?,让张维林更明白外出务工人员的需求?!按蚬げ荒苤豢砍钥嗄屠?,思想也要‘迈开腿’。只有拥有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发展?!保玻埃埃赌?,有了一定积累的他返乡创办了职业介绍所,并在次年开办了培训学校。
这次由他介绍去往苏州的400多名工人,大多“攥着”缝纫、电焊等专业技能,大多数人月薪为4000多元?!罢夂臀业笔薄袅ζ丫笥胁煌??!闭盼炙?。
?。保材昙?,累计10万人通过他这个窗口走向了江苏、山东、天津等地的企业。
“80后”张见黎就是其中一员。2008年,在张维林的帮助下,她去了山东青岛一家服装公司做缝纫工。
“当时甘谷县平均月工资1200元左右,我在青岛能拿到3000多元?!闭偶杷?,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自己收入,而且还掌握不少资讯,视野更加开阔。
在与东部地区工友的相处中,张见黎第一次了解到,凭着缝纫技能,可以去国外打工,而且比在国内更挣钱。
考虑再三后,她向亲友借了5万元报名培训,用4个月学习日语。2012年7月,她到日本一家服装厂工作,5个月就还清了外债。3年下来,攒下了30多万元。
考虑到要照顾上高中的孩子,张见黎回到家乡,并在2017年开了一家冒菜馆?!跋衷诩鹊崩习逵值痹惫?,起早贪黑虽很辛苦。但想着今年要挣出房子的首付,朝着目标去,就不觉得那么累了?!闭偶杷?。
甘谷县劳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福林介绍,近年来,返乡创业热潮渐起,以三四十岁的“能人”为主体。打工让他们有了资金、宽了眼界,从事餐饮、汽车销售、绿色果蔬种植等各个行业。
和背负着经济压力外出务工者不同,年轻人对工作的要求要多元。
“95后”的安兵霞家在甘谷的山区。家中20多亩土地种着苹果、油菜等作物,还开了一个小卖铺。衣食无忧的她总想着外出务工“见世面”。初中肄业后,安兵霞随亲戚外出务工,成为一名电子厂的流水线工人。
没多久,安兵霞就调离流水线,去办公室担任文员。
“虽然文员工资比流水线工人低了近千元,但是工作条件好了?!卑脖妓?,除了每周有单休、每天工作8小时之外,还能接触很多人,学习新东西的机会也很多。
为了提升劳务输转质量,甘谷在加大职业培训的同时,还在用工大省建立了10多个劳务站,密切对接企业与工人。
从事劳务工作的张维林也开始打造务工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平台上线3个多月来,已帮助1062人找到工作。
王福林介绍,2017年,甘谷县实现劳务输转超过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约1/6。劳务经济已成为甘谷的支柱产业之一。就业方式变得多元,外出务工人员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发展机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