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凋零育生机 “大体”有大德
新华社记者 刘敏、冯源
4月3日,人们向遗体捐献者纪念碑献花。新华社记者 曹霁阳 摄
有一种逝去,身后没有方寸墓碑,却是逝者给予生者最宝贵的馈赠;有一种身份,不分长幼尊卑,都是医学生心中敬重的师者。清明又至,让我们致敬遗体无偿捐献者“大体老师”——为我们护佑健康的无言医者。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句话,许多医学生都懂。无偿捐献出自己或亲人的遗体供医学教学研究,在逝体上,医学生们丰富着人体解剖学知识,精进着医技医术,感受着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这些特殊的贡献者与他们的特殊贡献,值得被感恩和铭记。
这是一串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著名作曲家朱践耳、深圳的罗一笑小朋友……他们之中,有垂髫孩童,也有耄耋老人,有军人、公务员,也有自由职业者……一个个相似又不同的捐献故事凝结着逝者对生者的爱,绽放着人性的光彩。他们在身后焕发了生命的余晖,延续了生命的价值;他们化自己为传授医人之术、救人之道的教材;他们担当了“无语良医”,体现了治病救人的医学真谛——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为大、师者为大、医者为大。
并非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死亡,也不是人人都有捐献遗体的勇气。捐献遗体,动动念头并不难,难的是在真正直面入土为安的传统风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抑或冰冷未知的身后世界时,该如何取舍……这也让遗体捐献者的行为显得弥足崇高与珍贵。正是他们的义举,帮助现代医学不断取得进步,助力生命战胜疾病,生生不息、绵延不止……
令人欣慰的是,全社会关于遗体捐献的文明意识趋入人心,从畏惧到正视,从忌讳到践行,有了许多进步。过去十年间通过书面或网络途径在我国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的终点,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唯一不同的是抵达的意义。没有身后方寸之地、没有碑上不朽之名,但“大体老师”把终点变成起点、以凋零孕育生机,大爱大德虽则无言,亦当为世人铭记永怀。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