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济南6月22日电 题:“姥姥”还是“外婆”?在情感与规范间寻找平衡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日前有消息称,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收录的散文《打碗碗花》将文内“外婆”一词全部改成了“姥姥”。为此,不少人质疑认为,属于南方人习惯的称呼不宜简单化一进行修改。
舆论汹汹,教材修改者大概也觉得委屈,明明是想规范日常汉语读写,却落下许多质疑;修改者自觉有理,有好几本工具书在这里,修改也是有依据的。然而,有些人认为这种方式的修改,既不符合语言习俗,又有强人所难之弊。
语法是语言演进的总结,不是语言发展的镣铐。从“每下愈况”到“每况愈下”、从“荨”字读音的丰富,都说明只要某一语言习惯为大众普遍接受和运用、符合公序良俗,就可以从口头语固定为语法内容。但以“外婆”为非、以“姥姥”为是,恰恰没有考虑不同地域的人们的语言习惯,也忽略了人们积淀多年的情感。
从情感的角度,所谓“外婆”是方言、“姥姥”更亲切的解释,让人难以接受。倘若如此,喊爹喊娘就要让位于叫爸叫妈。孩子回到家里,一口一个“父亲”“母亲”,难道就会变得更为庄重得体、和蔼亲切吗?显然不是。语言是有感情的,人是有情感的。规范语言文字,当考虑大众情感。
相关新闻
-
“外婆”改成“姥姥”,编改教材不必这么刻意
我们今天学习普通话,就是在学习各地的方言。学习普通话,课本中的方言不仅无害,而且有益。2018-06-22 08:29:55
-
隔代带娃频遭吐槽 看上?!巴焱馄拧痹趺创芭M蕖?/a>
祖辈带孩子,一直是年轻人吐槽的对象,但这位老人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2018-05-23 09:59:46
-
13岁少女照顾偏瘫外婆9年 自创康复操当私人教练
父母均是警察,工作繁忙,外公年逾七十,身体也不好,小小的蔡中铭从懂事起便开始照顾外婆,监督吃药、掺扶上厕所、拿东西、做按摩,一晃就是9年。2017-08-19 08:36:29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