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8月3日电 题:自主“智造”才能走得更远——记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负责人张连钢
新华社记者 荣启涵
青岛前湾港区,一段长2088米的岸线上,庞大的码头竟空无一人。
目之所及,只有38辆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AGV)有序穿梭往来,鳞次栉比的码头装卸设备自主操作,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运到堆点,作业效率不断刷新纪录——这“行云流水”的画面不是电影拍摄现场,这里是中国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作为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一项目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 “青岛模式”,成就了港航界的“中国智造”。
这背后,有这样一个自称“开杂货铺”的人。
盛夏时节,顶着烈日趴在栏杆上,青港国际副总工程师、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负责人张连钢仔细观察着集装箱的运输过程,兴奋地指着远处对记者说:“就在那里,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已经开工了,泊位增加,扩容后效率会更高?!?/p>
自1983年8月毕业后来到青岛港工作,张连钢管过设备运行、环保节能、标准化……算得上是港口码头“全才”。35年风雨洗礼,他几乎见证了青岛港前湾港区从1个到25个泊位的发展全过程。
2013年10月,大病初愈的张连钢回到他熟悉的港口,随即被集团任命为全自动化码头项目组组长。
这项任务,让他将医生千般叮嘱“要多休息”的话全然抛到脑后。用他的话说,如果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会比任何药都更有效,对自动化码头的渴望,“中国港口人”等了太久也渴望了太久。
彼时,集港口科技之大成的全自动化码头仍是西方国家“专利”。作为港口大国的中国,在码头管理、运营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却唯独在自动化码头上迟迟不前。
“我们能建最大的码头、做物流强港,但必须成为科技型大港才有竞争力?!闭帕智宄刂?,全自动化码头可谓中国港口事业科技转型升级的孵化器。
到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对方不提供任何数据、技术参考,不能拍照、摄像,抬高技术壁垒,生怕被学了去。
张连钢和他11个人的团队憋着一股劲儿,“要给中国人在这个行业里争口气?!?/p>
许多外国公司认为中国并不具备独立建设的能力,纷纷提出承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设计方案。但经过比选研究,这些方案统统被张连钢否决了。
“国外自动化码头建设周期长,而且采用的是固定化、程式化方案,不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逼窘瓒月胪饭ぷ鞯氖煜?,张连钢打定主意:没人比我们更了解青岛港的操作需要,我们要自己做成这件事!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状况。
从一无所有到最终设计完成,2000余次会议,每个细分领域都形成了几万字的报告,运用计算分析、逆向推导、模拟仿真等各种方法缜密推进,仅仅一个闸口就设计了不下40个方案……
10个月后,一个轮廓清晰的码头形象在张连钢脑海中渐渐成型了。
设计伊始,张连钢和团队就打破常规,全盘统筹码头卸载、运送、堆放、出货各环节,防止日后出现西方一些自动化码头衔接不力、运营不佳的状况。
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既是全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也是世界共性难题。自信满满的德国工厂带来了自以为无人能比的铅酸电池方案。没承想,这个在全世界畅行无阻的方案,却在青岛港栽了跟头。
“铅酸电池重量大,码头所有车上的电池加起来有2000多吨重,对基建压力大?!薄俺杀靖?,每周光电池就淘汰一卡车?!薄安皇屎媳狈狡?,低温条件无法运行?!币涣欣碛芯莸闹室?,让对方哑口无言。
经过无数次分析推演,张连钢确定:具有循环寿命长、耐低温、放电倍率大等属性的钛锂电池才是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选择。
就这样,张连钢他们挑战了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的传统——把电池重量从13吨减为2吨,循环寿命从2年延长为10年,水平运输系统比国外节省成本2亿多元。
“张总对技术的追求从无止境?!弊远汲迪钅孔樗镄懔妓担骸八哪宰泳拖褚惶ǜ咚僭俗摹缒浴?,一个方案刚验证成功,没想到他说,我还有第二个方案,咱再验证试试?!?/p>
凭着精益求精的韧劲,一连串的“首创”组成了中国自主技术支撑的自动化码头:
首创自动导引车自动循环充电技术,作业循环过程中自动完成电能补充;
首创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系统,实现生产全程全自动化;
首创轨道吊“一键锚定”装置,2分钟内自动完成防风锚定,解决堆场机械瞬间防风难题;
……
“有多精益求精呢?”记者问他身边的人。小伙子们露出调皮的笑,纷纷指向他口袋里的计算器。
老式的卡西欧计算器他用了35年,从上班第一天起就随身携带?!奥胪钒踩侵刂兄?,容不得差错?!闭帕炙?,很多数字只有反复验算,才能找到最优答案。
在国外需要最少8年建成的全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只用了3年多便实现商业化运营。这背后的压力,张连钢总是轻描淡写略过。
项目进入攻坚期的一天早上,他起床时突然发现,自己从肚子到腿上布满了紫红色的“血斑”,吓得心里一哆嗦。家人问了医生才知道,这是压力过大引发的紫癜,这些“印记”伴随了他很长时间。
每每看着他不肯停歇的背影,妻子只能偷偷抹一把泪,轻声嘱咐:“别太拼?!?/p>
从项目启动开始,团队就自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周工作6天,年节假期大家主动缩短休假时间……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张连钢最喜欢的一首歌,带着一支平均年龄30出头的团队,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只想带着真心全力以赴实现心中的梦。
运营以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了单机平均作业效率已稳定达到每小时33自然箱的全球最高效率,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智慧港口中国方案。
不久前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上,青岛港全自动码头再捧桂冠,荣获最佳效率奖。
如今,张连钢仍喜欢经常到码头观察运转中的每个动作,边看边琢磨。
“中国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不会满足于此,不会就此止步?!备劭诜绱?,张连钢站得笔直,深情地望着一片忙碌的装卸景象说,“我们是后来者,但不能盲从国外经验模式。从实际出发的中国港口‘智造’,才能走得更远?!?/p>
-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首年吞吐量突破79万标准箱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11日迎来运营一周年。一年来,这个码头多次刷新作业效率,完成船舶装卸作业663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9.48万标准箱,船舶准班率达100%。2018-05-11 19:51:18
-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减少操作人员85%
集装箱卡车没有车头自动行驶,堆码叉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自动堆放集装箱……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青岛港11日启用的全自动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2017-05-11 18:32:02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