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再塑中国经济的伟大创举
新华社记者
国际金融?;⒑蟮牡谑?,带着来之不易的“速稳质优”成绩单,中国经济走入2018。
一艘航母级超大经济巨轮,穿越惊涛骇浪的水域,驶入新时代的主航道——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钡车氖糯蟊ǜ嫒绱瞬?。
这是全方位的艰难再塑。
站在新的时代方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发展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理念再塑——从做大“量”到追求“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号”巨轮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p>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每一代人创造自己的历史,都无法脱离时代所赋予的现实条件。
时间回到2012年。这一年,中国经济从10%左右的增长平台放缓到7.9%,新世纪以来首次回落到8%以下,支撑经济多年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也开始消退。
当速度开始换挡,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薄拔舜痈旧辖饩鲋泄贸ぴ斗⒄刮侍?,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毕敖阶苁榧嵌啻吻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100多次与经济有关的会议,对中国经济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
凝聚着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接续思考和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对历史与未来、中国和世界的深刻把握中日益成型。
“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宣布。
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指引中国经济全方位再塑的思想力量源泉。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以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逻辑,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逐步绘就。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套瞄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支撑体系正全面布局。
迈入新时代,新理念新思想的磅礴之力,正深刻再塑一个大国的发展路径,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伟大征程。
动力再塑——向市场要潜力,向供给端要动力,向创新要红利,中国经济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蓄积发展的磅礴动能
2018年春运,高铁“复兴号”的加入让很多人的返乡旅途更快捷舒适。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埋头学习到超越引领,每一步跨越都标刻着中国制造的新高度,见证着中国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
曾经,低廉的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驱动中国这一“世界工厂”快速运转的重要动力。
如今,随着要素价格上涨,面对13亿多中国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有生产方式、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已难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供给。
建设现代化强国,中国需要建立一套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开启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动力再塑。
——向市场要动力,让每个经济细胞都成为创新发展的发动机。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办事“一枚印章管审批”,开展“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放水养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向供给端要动力,解决要素配置扭曲,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五年来,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基础上,我国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安置分流职工110多万人。
与此同时,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新周期如期而至,符合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从人才中积蓄红利,加速驱动模式转变。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实施股权激励、实行成果转化奖励、破除人才流动制度障碍……五年来,一系列改革指向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努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环境。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仅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擘画出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路线图,中国创新正在跑出“加速度”。
底色再塑——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与?;ど幕ゴ俟步屑枘烟剿?,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厚植根基
经济发展与生态?;と绾纹胶?,历来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对中国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
这一深入人心的金句背后,是尊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开创经济发展与生态?;げ⑸泊婢置?、再塑中国经济从“黑”到“绿”底色的深刻内涵。
长江,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这条河的态度折射这个国家的发展态度。
告别大开发,共抓大?;?。为?;そ?,深水航道为之改道;彻底“清零”,一些沿线县市永远告别化工企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带来的“倒逼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写下注脚。
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生态?;ね臣剖?、干部考核等体系;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在中国发展史上可谓空前。
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的同时,我国单位GDP能耗、水耗明显下降,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
升降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は嗷プ萄?,相互促进,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跃然而出。
这样一种更和谐、更全面的发展,深刻回答着“发展为了谁”“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的课题,背后彰显的是大写的“人民”。
在五年减贫6800多万人口的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又亮出2018年脱贫攻坚的“任务表”和“硬承诺”——
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
这是意味深长的新时代“民生观”——强调“公平正义”、注重“自我实现”……找到人民的“痛点”“难点”,也就找到了经济的增长点,解决民生“小事”就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经济的底色更加厚重温暖,发展的根基越夯越实。
空间再塑——立足万里江山,放眼五洲四海,整合融通、纵横捭阖,打造更加坚实开阔、更具持久活力的经济发展“新版图”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呼之欲出,必将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知天下者,善谋大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国经济的“大棋局”中,中国“弈者”的一招一式间,向世界呈现出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持续“做厚”中国经济、扩大发展的回旋余地——
过去五年,中国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如今城镇化率已达58.5%,昔日“乡村中国”快速迈向“城镇中国”。
在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难题中,中国经济赢得的是发展协同性、整体性的增强,经济发展的内部纵深愈发开阔。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同世界的互联互动中“做活”中国经济,拓展发展的外部空间——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更好统筹起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向内看,自贸试验区两度扩容增至11个,形成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新格局;向外看,中国已同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6个自贸协定,正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重构世界经济秩序中提升话语权,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共同发展空间——
发起成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跃居第三位……短短几年,中国已从全球金融体系的普通参与者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变革的“发动机”。
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中国重视程度从未如此之高,参与程度从未如此之深,影响力从未如此之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站在新的时代方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必将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在续写中国经济奇迹中赢得更高质量发展,为人类许下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记者陈二厚、韩洁、安蓓、何雨欣、刘华、张辛欣、王希、孙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