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推动生态环境?;な乱蹬畈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着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源自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开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伟大实践
70年来,我们党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生态环境?;ぷ魑卮竺裥墓こ毯兔裆こ?,不断深化对生态环境?;さ娜鲜?,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战略地位不断提升。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せ嵋檎倏?,环境?;け惶嵘瞎抑匾槭氯粘?。上世纪80年代,?;せ肪潮蝗妨⑽竟?;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被确定为国家战略。进入新世纪,我国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治理力度持续加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上世纪70年代,官厅水库污染治理拉开了我国水污染治理的序幕;80年代,结合技术改造对工业污染进行综合防治;90年代,实施“33211”工程,大规??怪氐愠鞘?、流域、区域、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展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生态?;の炔酵平?。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然?;で?,1978年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81年开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之后逐步实施?;ぬ烊涣?、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ぶ卮蠊こ?,不断筑牢祖国生态安全屏障。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び畔?、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ず托薷垂こ?,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划定生态?;ず煜?,加强生物多样性?;?。目前,全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で?74个,各类陆域自然?;さ孛婊汛?7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日益美丽动人。
法律法规日益完善。1978年“国家?;せ肪澈妥匀蛔试?,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被写入宪法,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しǎㄊ孕校?,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しā?,我国环境?;すぷ髦鸩阶呱戏ㄖ位斓?。进入新时代,我国制定和修改环境?;し?、环境?;に胺ㄒ约按笃?、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界定入罪标准,立法力度之大、执法尺度之严、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公众参与日益广泛。我国坚持发动全社会?;ど肪?,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广泛。1985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开展“6·5”环境日宣传活动,1990年首次公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7年第一次实时发布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入新时代,我国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推动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70年来,我们党坚持在?;ど肪持性鼋裆l?。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环境?;し⑸沸?、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把?;ど肪匙魑械车氖姑谥嫉恼卧鹑?。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ぶ阅芊⑸沸?、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最根本的就在于不断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ど肪?,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ぬ?。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70年来,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依然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要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起,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70年实践经验表明,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生态环境问题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ど肪骋膊皇且崞梅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せ肪车目占涓窬?、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ふ?、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需要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ぷ鞒龉毕?,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环境?;さ陌蹴缌α?。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
必须看到,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这具体表现为:北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一些河流、湖泊、海域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压力仍然较大,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问题突出;局部区域生态退化问题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び肟⒔ㄉ杌疃涞拿芤廊淮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新增量仍处于高位,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与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有关。一些地方在绿色发展方面认识不深、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さ南窒笠廊淮嬖?。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做到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两手发力、点面结合、求真务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着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ざ讲煜蜃萆罘⒄?,对重点区域强化监督,既督促又帮扶,重视企业合理诉求,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者:李干杰 为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