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6月24日电 题:“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长记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伍晓阳、庞明广
这是6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班哲村村貌。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中缅边境的西盟县城,佤族特色建筑充满民族风情。但这座边陲小城更让人好奇的,却是一句随处可见的标语——“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佤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就像人类的童年阶段?!痹颇鲜∑斩形髅素糇遄灾蜗匚榧茄钣罱馐?。
昔日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如今脱贫摘帽、奔向小康。在祖国怀抱里,佤族实现了从“人类童年”迈向现代文明的成长奇迹。
六代房终圆千年安居梦
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永广村一组老组长饿格领在介绍他家新旧房屋及生活变化(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能住进一幢不透风漏雨、亮堂堂的房子,是西盟县勐卡镇班哲村44岁佤族村民岩东小时候最大的梦想。2015年,他梦想成真。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补助下,他盖起了一幢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家三代搬进了新房。
“小时候,整个寨子都是茅草房?!毖叶匾?,茅草房不仅透风漏雨,更糟心的是,每隔四五年,茅草就会腐烂,必须重新翻盖。
茅草房最怕火灾。他清晰地记得,1982年3月的一个下午,因为电线漏电,全村几十座茅草房被烧成灰烬,父亲把他抱到田里才逃过一劫。那天,整个寨子哭声一片,村民家里的粮食、衣服都烧光了,所幸没人伤亡。
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永广村一组老组长饿格领在新房收拾衣物(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佤族属于云南“直过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盟、沧源等地,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千百年来,一代代佤族人都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
“2012年,西盟还有40%左右的村民住着茅草房?!毖钣钏?,自2015年起,西盟县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5万余户村民陆续从低矮狭小的“草窝窝”和破旧危房,搬进了漂亮牢固的安居房。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十组村民岩王(右)在建造新房的厨房(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在西盟县脱贫攻坚纪实馆内,杈杈房、茅草房、土坯房、石棉瓦房、空心砖房、砖瓦房,六代房屋的照片被一起挂在墙上,成为佤族居住条件变迁的见证?!袄戏孔踊究床坏搅?,以后我要带孙儿来这里看看?!毖叶?。
现代产业取代刀耕火种
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西盟县52岁的佤族老汉水拉最近迷上了智能手机,粗大的手指操作起来十分熟练。
“手机里有养牛、养蜂的视频?!彼?,前不久,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大家不光实地学习,还建了微信群,分享种养殖技术。
云南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左)在西盟县的肉牛养殖场查看肉牛生长情况(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最初被选去参加培训时,水拉还很不乐意。他是寨子里的能人,养牛、养蜂、养猪,甚至制作佤族木鼓、唱歌跳舞,无不熟练?!罢饣挂私??”老汉对镇上的干部撇撇嘴说。
“你用土办法最多只能养30窝蜂,培训后能养两三百窝?!?/p>
“你养的黄牛三年都不出栏,县里引进的云岭牛不光长得快、肉质好,价格还卖得更高?!?/p>
扶贫干部的劝导让水拉语塞,只好乖乖去参加培训,结果越学越来劲。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班哲村村医娜普旺在给病人看?。?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新中国成立之初,佤族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甚至连耕牛都不会用,商品经济也还处在以物易物的初级阶段。
“佤族过去的产业基础几乎为零,连自给自足都困难?!蔽髅讼匚笔榧侵G嘟?,近年来,西盟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培育了云岭牛、中华蜂等特色产业,引入龙头企业带领,不少产业已初具规模。
年轻一代的佤族人接受新产业要比水拉快得多。31岁的勐梭镇班母村村民岩平经过培训,成了村里的农机手,替代用牛耕作的传统方式?!跋衷谖乙桓鋈烁傻幕疃芏ス?0个人?!毖移剿?,今年他准备养几头云岭牛,要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从“不怕穷”到“争脱贫”
2018年,西盟、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均实现脱贫摘帽。
“这是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换来的?!毖钣钏?,回望脱贫之路,不怕穷曾是佤族脱贫的最大障碍。佤族过去实行原始共产主义,有肉同吃,有酒同喝?!罢馓逑至素糇迦说闹势?、包容,但也滋生了不求上进的惰性?!?/p>
永广村一组是西盟县最偏远的村寨之一,距县城有100多公里。近几年,这个佤族村寨通过发展肉牛、中华蜂养殖等产业,村集体收入迅速增加?!叭ツ?,小组集体收入有84000元?!崩献槌ざ龈窳焖?,这笔钱按理说应该给村民平均分红,但村干部商议后却没有这么做。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保留的一处原始风貌的佤族民居(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这么直接发钱,村民就不想干活了?!倍龈窳焖?,村干部们决定在村里设置公益岗位,村民不光要把自己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还要定期打扫村里的道路、球场、公共厕所,才能拿到分红。
“以前村里到处是啤酒瓶,有的懒汉甚至不洗脸、不刷牙?!倍龈窳焖?,现在村里醉汉、懒汉基本没有了,每条路都干干净净?!肮ゴ蠹叶颊逼独Щ?,现在谁说起自己是贫困户都会害羞,有手有脚就要靠自己?!?/p>
不好的生活习惯丢掉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被更好地传承下来。能歌善舞的水拉,前不久参加了村里的民族歌舞队?!柏糇迦税拇巢荒芏?,它能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彼?。
新闻链接:
从“最后定族”到“率先脱贫”——我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脱贫记事
又见白鹇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