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1月12日电? 题:山乡有了新的“精气神”——秦巴山区重庆城口县“智志双扶”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松、赵宇飞
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城口县龙田乡仓房村,“与世隔绝”曾是它的代名词。汉江支流仁河将茶坪山“切出”一道600多米深的“口子”,使距城口县城不到七公里的仓房村交通闭塞,连骡马都难通行。
近些年,仓房村脱贫迈出了大步,一条条公路延伸进村、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散居在深山峡谷之间的村民也焕发出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在扶贫路上,政府帮我们一把,我们自己也要有志气,加油努力干?!?/p>
在仓房村,教育落后一直是村民心中之痛?!吧弦槐踩顺怨涣嗣恢兜目?,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成才?!?/p>
王良兴在村里名气很大。最近几年,王家三个娃先后考上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成为村里读书“最得行”的家庭。但一个贫困家庭要供出3个大学生,要付出怎样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为了挣够孩子的读书钱,王良兴曾以烧炭为业。
“上山打窑、烧炭,要从9月份一直干到来年2月?!蓖趿夹怂?,一过10月,山上下雪,气温降到零下10多度,趟着齐腰深的雪还要拖着一捆捆柴连滚带爬往前赶。其余的日子里,还要上山采中药材……只要能挣钱,啥子事都干。
“有时我想把心一横,干脆让娃娃出去打工算了。但看着他们苦巴巴想读书的眼神,又舍不得了。只好不停给自己打气:再难也不能耽误了娃!”
“让娃读书,苦上一阵子,好过一辈子”??孔偶页た喔?、学生苦读、政府支持,这个偏远的山乡有了新的“精气神”。龙田乡政府提供的一组数字让人印象深刻:1997年时仓房村出的大学生为0人、高中生5人、初中生19人,到了2017年,这三组数字已分别达到27人、46人、177人。仓房村正在变成“育人村”。
“大山不能阻挡脱贫的梦想,摆脱贫困关键要‘智志双扶’?!痹诔强谙?,一项项扶智、扶志的创新举措正在落地见效:每月定期举行“脱贫故事会”,由自愿脱贫户开展励志宣讲,并编印成图文读本、挂历发放;组织扶贫巡回宣讲团,用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宣扬一种理念:美好生活需要自己创造。
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旁,一幢幢或杏黄,或粉红色的巴渝民居错落有致;农户新居里,自来水、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走进城口县蓼子乡梨坪村,一幅整洁富裕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一个个脱贫励志故事在支撑。其中,村里的残疾人贫困户何泽平用一只手臂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当地传为佳话。
48岁的何泽平因交通事故失去了一只手臂,他曾因此自暴自弃。2017年,他听到同村的邱美培自力更生种植油菜花、开办农家乐,成为“自愿脱贫光荣户”的故事后,受到很大触动。他激动地对妻子说:“我也要发展产业,做一个邱美培那样的人?!?/p>
妻子担心:“你身体不方便,怎么搞产业?”
“人家能行,我一只手臂也能行?!焙卧笃窖壑猩磷偶岫ǖ墓?。此后何泽平和妻子种了17亩油菜,养了20多头猪。由于只有一只手臂,何泽平干活时经常摔倒,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他没叫过一次苦。
政府也及时帮扶,何泽平搞产业有补助,乡干部还帮忙联系了加工企业,对他家产出的农产品敞开收购,让老何卖货不愁销路。
一年下来,何泽平家的油菜籽和生猪,加上儿子外出务工,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2018年,何泽平提交自愿脱贫申请书,成为一名“自愿脱贫光荣户”,也成了脱贫宣讲员。
从“看不见”到“在身边”,榜样的力量在全县不断传扬,“脱贫光荣”的氛围日益浓厚。在城口县,近四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村民争当“自愿脱贫户”,先后有450多户贫困户递交“自愿不当贫困户申请书”,要求摘掉“贫困帽”。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