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近日,一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研究突变基因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信息在网络传播,究竟是天才还是另有内幕?网友普遍质疑。
对此,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一位研究员的孩子。该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网友激烈反应的背后,传达了公众对升学造假和教育公平的忧虑。当比赛成了只为镀金的渠道,比创新变成了比资源,比实力变成了比人脉,不仅扭曲了比赛的意义,也伤害了他人的权益,更有损教育公平的社会基石。
约束隐形加分任重道远,既需要相关部门的他律,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自律。毕竟,道路千万条,做人第一条。再多的镀金、评奖,也没有教育孩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重要。(评论员 郭艳慧)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