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陈舒)距离大学毕业还有两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香港学生饶谷诚已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粤港澳大湾区,希望毕业后能在深圳或者广州,从事联结香港和内地的相关法律工作。
他说,目前香港人才饱和,尤其在专业领域,年轻人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不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突破口。
全国政协日前召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专题协商会,与会人士提出港澳青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力量,要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平台。
饶谷诚和其他几位求学内地的港澳学生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谈起大湾区都显得意气风发?!案嗷觥薄案笪杼ā薄案牢蠢础奔耐辛怂嵌晕蠢吹拿篮勉裤?。
“横琴应该是我未来工作的一个优先选项,除了离家近,更因为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今后肯定机遇很多,潜力无限?!本投劣谡憬笱聊竟こ套ㄒ档陌拿叛剖兰嗡?,“我们这一代的港澳青年面临的选择和机会更多,重要的是学会把握。我不会错过?!?/p>
青年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主人翁?!耙还街啤鼻嗄曷厶橙ツ旯剂艘幌钫攵?17名过去5年内地大学毕业港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受访者考虑未来3年内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对专题协商会上提出“加快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港生张敬遊十分感兴趣。
他说,国家和广东省近年来有许多面向港澳青年的优惠政策,帮助解决我们的实际需求,还营造了很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暗ナ窃谏钲谑斜阌?0多个创业孵化器。我相信在大湾区内,港澳青年也有机会创办像华为、腾讯、大疆一样的优秀公司?!?/p>
被粤港澳大湾区创业氛围感染的,还有就读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澳门学生苏杰华。这位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专业的研三学生直言:“过去从没有过创业的念头,但现在真的是感兴趣?!?/p>
“来深圳之后,就被这里的气氛带动了,在学校也参加了许多座谈会和创业比赛,选修了不少创业课程,越听越有兴趣?!彼战芑?,“我的专业在澳门的就业机会比较有限,即使有,也是做一些比较基础的运营工作,但深圳有很多科技发展的机会?!?/p>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港生秦阳,尤为关注专题协商会上提出的“推动事业单位招聘港澳大学毕业生试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秦阳一直细心观察内地的疫情防控、处置过程,并积极加入抗疫行动,7月初开始在广州番禺区疾控中心实习。
他表示,通过这次实习,对公共卫生有了更加深入理解,也认识到一些香港媒体对内地防疫的诟病根本站不住脚?!澳诘囟源酪吖ぷ骱苡眯?,花了很多精力,流行病学调查做得特别仔细,真正做到了把生命权放在第一位?!?/p>
“未来我很想进入大湾区的事业单位工作,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希望用我的专业为社会尽一份力?!鼻匮羲?。
“修例风波”发生以来,香港社会持续动荡,反中乱港势力抓住年轻人涉世不深的弱点,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破坏内地与香港的关系。
“我有些朋友对内地有偏见,也不愿意到内地发展,心理距离大于物理距离?!鼻匮羲?,自己在内地读书的这十年,对内地发展变化感触很深?!霸粮郯拇笸迩颐翘峁┒嘁恢盅≡?,拓宽我们的视野,知道我们的未来还能有其他更美的可能?!?/p>
饶谷诚表示,香港部分媒体造谣抹黑内地,让港人因此产生误解。自己选择来内地读书,就是想以亲身经历澄清这些谣言,更希望架起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桥梁,增进彼此了解。
“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感染身边朋友,让他们多来内地看看,来一次比说十次都管用?!比墓瘸纤?,任何争拗都是源于彼此不了解、有误会,大湾区就像纽带,将三地更深地联结在一起,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互相了解、帮助,最终做到彼此融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