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公司+农户”模式在江苏泗洪红薯产业中变了味。行情好的时候,镇村干部却以限制运输等方式阻止外销;行情差的时候,公司拒绝保底收购,还不允许薯农自行加工自救,不少村民对此颇有怨言。
有网友针对此事调侃道:“当官不为民做主,堵着不让卖红薯?!痹诮浙艉楹焓聿嫡飧霭咐?,公司不但没帮助小农户抵抗市场风险,反而把自己的风险转嫁给农户,甚至在市场利益面前“掐”农户。
简单批评企业转嫁市场风险,并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思背后的联结机制。是企业本身“腰板”不够硬,自己都经不起市场风险?还是企业把风险丢给农户,保障自己稳赚不赔?还是农业企业的规?;?,并不能保证消除市场风险?
记者曾在西南某县采访扶贫牛过程中遇到过类似问题。当地急于扩大扶贫牛产业规模,实现产业脱贫的目标,在产业发展初期,引进了一家并不成熟的初创企业,结果没两年,企业因为自身运营问题,倒闭退出,给产业扶贫留下一个烂摊子。与企业联结的养殖户,新建了牛圈,却不见企业承诺的能繁母牛入栏,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信心。
记者在多地采访时,也常有企业家吐槽,一些农户不守承诺,一遇到更高的出价,农户转身把被预定的农产品卖给了别人。
无论是公司“掐”农户,还是公司带不动农户,或者是农户违背契约,这些都反映一些地方的“公司+农户”只是形式上的联结,联结并未真正起到共同发展的效果,公司与农户也未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
真正健康的“公司+农户”联结机制是双方共赢的,并不是简单的公司一味让利吃亏。只有这样,“公司+农户”联结机制才能长久,才能持续稳定地运营下去。
在健康的联结机制中,对企业来说,企业用以可接受的价格保障原材料总量、成本和质量的稳定,这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保障;对农户来说,公司帮助解决生产技术应用和市场销售难题,自己只需“种好地”,就能获得可预期的稳定利润,减少了市场波动造成的风险。
去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其中提出,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农户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信息互通、技术共享、品牌共创、融资担保等方式,与小农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
在近几年的“公司+农户”联合模式中,无论是公司还是农户,都像新婚夫妻一样,需要适应新阶段的角色,探索共同成长的长期相处之道,以共同应对“生活的挫折”,实现百年好合。
在这一点上,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可复制的经验,比如重庆涪陵区在榨菜产业中建立的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中,当地选择家底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的同时,要求农户缴纳适当的保证金,并在收购之后及时返还农户。在保障企业带动能力的同时,引导农民守契约,一起无怨无悔地维护好相处之道。
建立健康的“公司+农户”联结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组织化程度,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地方需要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及时纠偏,探索合适的“公司+农户”联结机制,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答卷。 (评论员张典标)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