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拆桥”是在断自己的路
新华社记者温馨
人文交流一直是国家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的重要桥梁,美国当下却有不少让人诧异的“拆桥之举”。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口头上表示“欢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行动上却不断为中美人文交流制造障碍。从以“莫须有”罪名出台措施限制中国留学人员赴美签证,到多次无故盘查滋扰甚至非法抓扣在美及出境回国的中国留学人员,再到对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新闻报道活动无端设限,企图借此遏制中国发展进步。殊不知,美国上述种种“拆桥”行为也在阻隔自身前进的道路。
随着将对抗情绪从政治、经济、科技领域延伸到人文领域,美国某些政客像是患上了被害妄想症,沉溺于其臆想的“中国威胁”不能自拔,对中国的无端猜忌已经到了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地步,充满情绪化的宣泄和麦卡锡式的偏执。无中生有,用过时的“甩锅”剧本对他国公民进行有罪推定式指控实在荒唐。
留学生是两国人文交流的使者,中国留学生也为美国的教育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学生的学费和相关食宿开支,是各高校的重要收入来源。人文交流之桥一旦受损,美国的教育产业会受到打击。
以多元为标签的美国流行文化也同样承受不住切断交流的影响。随着美国的影院陆续重新开放,充满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影片真人版《花木兰》正待安排上线。偏执者或许可以选择不看电影、不听歌曲,但却不能自欺欺人地对源自中国的文化元素视而不见。因为当不再能顺畅吸收多样性的文化成果后,美国文化也会趋于黯淡。
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美国各界人士已多次对美政府限制对华合作表示担忧。这表明,中美加强交流合作是合乎民意、顺应民心,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美方的人文“拆桥”行为与其一贯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等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与两国民意背道而驰,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美国曾骄傲地把自己称为开放包容的“大熔炉”。拆掉中美人文交流之桥无助美国“再次伟大”,只会绊住自身迈向未来的脚步。倘若不是故意装睡,这一点,相信美政客不会不懂。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