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但也有不少人担心,企业延迟复工会不会影响发工资,会不会失去工作。对此,一些地方就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工作作出了规定,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企业依法依规支付劳动报酬。这些政策措施给不少人吃了定心丸。
但是,仅仅要求企业推迟上班、不裁员、不扣薪是不够的,也需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帮助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综合研判,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大企业也能承受短期压力。但是,短期内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当属服务业,尤其是交通、旅游、住宿餐饮、线下培训等行业,这些行业里有不少是中小企业,其中一些企业可能面临开不了工还要缴纳房租、支付工资等压力。一些并非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象的中小企业可能因一段时期内暂时无法开展业务而雪上加霜,承受更大的风险。
民营企业的“56789”已成为社会共识,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另据测算,民营企业同时还吸纳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营企业里大多是中小企业,因此稳就业最重要的方向是稳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近年来,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也给了中小企业干事创业的信心。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179万户,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再创新高,活跃度为70%左右,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这些新增的市场主体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新增就业,需要我们倍加呵护!
当前,抗击疫情是头等大事,但也要高度关注经济薄弱环节,关注那些正在承受压力的中小企业,呵护那些破土而出的幼苗。面对疫情,各地各部门都在想办法出台有力措施共克时艰,同时莫忘给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举措。目前,已有包括万科商业、万达商管、龙湖集团、印力集团、中骏集团等几十家企业纷纷自发宣布不同程度减免租金措施,选择与商户“共渡难关”。大企业与小企业手拉手共同面对一时的困难,扶一把、送一程,这种做法值得赞赏。针对社会关切,央行等五部门也已联合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下一步,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施策,支持相关企业,争取把疫情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要深入一线调研,倾听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呼声,想方设法、因地制宜为企业排忧解难。在针对有关行业和相关中小企业出台税费减免、政府补贴、财政贴息、金融救助等政策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化危为机,战胜疫情负面影响。(李予阳)